【簡介:】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北航航空館照片能發(fā)朋友圈嗎》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本文目錄一覽:
1、北京航空博物館具體在什么地方?
2、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館的發(fā)展歷史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北航航空館照片能發(fā)朋友圈嗎》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本文目錄一覽:
北京航空博物館具體在什么地方?
中國航空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座對外開放的大型航空博物館,該館坐落在北京市昌平區(qū)大湯山腳下。
1986年建館,1989年11月正式對外開放。占地70余萬平方米,館藏270余架飛機、99架國家文物飛機、近萬件航空文物,是集科技教育、旅游于一體的國家級軍事主題博物館,也是亞洲規(guī)模最大、躋身世界前5位的航空博物館。
交通指南
市內交通:乘坐地鐵,沙河站下車,轉乘945路公交,或者地鐵5號線終點轉公交643路。
自駕交通:從京藏高速(原八達嶺高速)路第22出口,即小湯山出口右轉向東9公里處路北[9] 。
開放時間
每天上午08:30點至下午05:30(周一閉館,法定節(jié)假日除外)
門票價格
入園免費,綜合展館:20.00元,洞庫展廳:20.00元
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館的發(fā)展歷史
航空館
北京航空館成立于1985年。該館的前身是在北京航空學院飛機結構陳列室和飛機庫。建館目的是擴充大學的教學實踐基地,同時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向公眾普及航空航天科學知識,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防教育,以及對外進行展示和交流等。
北京航空館舊館占地面積7000平米,共分6個展區(qū)。主展區(qū)30余架各式各樣的實體飛機整齊的停放在停機坪上,部分戰(zhàn)機具有很重要的歷史意義和極高文物價值。這些展覽從不同角度向人們揭示了人類早期的飛天夢想到今天沖出大氣層可歌可泣的艱難歷程。
航空航天博物館
航空航天博物館的新館建設,反映了學校學科優(yōu)勢與特色文化,融教學、科研和科普教育在三位一體的現(xiàn)代化、專業(yè)性展覽場館,是將北航建設成為先進文化示范區(qū)的重要平臺和文化傳播基地。 從參觀序列上,新館由航空科技、航天航空歷程再到航天科技,層層遞進與深入,既符合展示的邏輯序列,也更便于公眾的參觀體驗。在展示手法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航天博物館將借鑒國內外航空航天博物館、科技館的展示形式,結合最新的展示手段,展區(qū)將有更多的創(chuàng)新展項,觀眾互動性更強,力爭打造具有國際水平、國內領先的航空航天科普教育基地。
2012年10月21日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館正式開館。博物館展區(qū)面積達8300平方米,分為長空逐夢、銀鷹巡空、神舟問天、空天走廊4個展區(qū)。展品包含世界上僅存兩架的P-61夜間戰(zhàn)斗機(外號“黑寡婦”)中的一架、我國第架輕型旅客機“北京一號”、世界上第一種垂直短距離起落飛機--“鷂”式垂直起降戰(zhàn)斗機、二戰(zhàn)名機波-2轟炸機等300多件國內外公認的航空航天文物精品,以及結構機件、發(fā)動機、機載設備等珍貴實物。
北京航天航空博物館有什么飛機
北京航天航空博物館有什么飛機 ?
雅克-11、伊爾-28、直5、L-60、強5攻擊機、米格-15、米格-15 比斯、147H高空無人駕駛偵察機、P-61“黑寡婦、AT-6 德克薩斯人、波-2活塞式初級教練機、蘇格爾、DC-3 運輸機/C-47、殲-8II、伊爾-14、初教-6、拉-11戰(zhàn)斗機、“鷂”式垂直起降戰(zhàn)斗機、殲6全天候殲擊機、米格—9、P—47D“雷電”、北京一號。
博物館展廳:
1、長空逐夢
進門首先看到的長空逐夢展廳,以一個完整的飛機造型貫穿前后,飛機造型分機頭、機艙、機身三段,配合地面機身投射的具有速度感的條紋狀裝飾,使參觀者能感受到飛機在云層間穿梭飛行的藝術感受和視覺沖擊。長空逐夢展區(qū)包括大量解剖的飛機機身、機翼、起落架、發(fā)動機及機載設備等珍貴展品,實物展示與動態(tài)演示結合,是飛機設計核心專業(yè)課程的重要教學實踐基地。
2、銀翼巡空
銀翼巡空展區(qū),是北航的實體飛機藏品展示大廳,展品包括30余架國內外珍貴的實體飛機。展廳展示方式為地面展示飛機與空中懸吊飛機兩種,融入實物、展板、燈箱、觸摸屏等一體式創(chuàng)新展示技術,觀眾不僅可以近距離參觀實物展品,還可以通過觸摸屏查閱相關的信息。
3、機型展示
“J-10”、“北京一號”、“黑寡婦”、“鷂”式戰(zhàn)機是館藏的精粹。
殲-10戰(zhàn)斗機(英文:J-10或F-10,北約代號:火鳥(Firebird)),是中國中航工業(yè)集團成都飛機工業(yè)公司從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自主研制的單座單發(fā)第四代戰(zhàn)斗機。該機采用大推力渦扇發(fā)動機和鴨式氣動布局,是中型、多功能、超音速、全天候空中優(yōu)勢戰(zhàn)斗機。中國空軍賦予其編號為殲-10,對外稱J-10或稱F-10。
北京一號是由北京航空學院(現(xiàn)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設計和試制的輕型運輸機,也是大躍進時期學校制造的第一架飛機。該機醞釀于1957年6-7月間,1958年2月經周恩來總理批準開始試制,于1958年9月20日制成.9月23日在首都機場首次試飛。這就是北京航空學院(簡稱北航,現(xiàn)北京航空航天大學)1000多名師生奮戰(zhàn)100個晝夜設計生產,并由當時的北京市市長彭真同志命名的“北京1號”飛機。
黑寡婦是為夜間作戰(zhàn)設計的第一架美國夜間戰(zhàn)斗機—P-61,二戰(zhàn)后,美國沒有向其他國家出售過P-61戰(zhàn)斗機。二戰(zhàn)結束后,隨著歷史的變遷,目前世界上僅存有兩架,一架在美國的俄亥俄州空軍博物館,另一架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館。
4、空天走廊
空天走廊位于二層臺階上去的位置,包括航空科技史與航天科技史兩部分,即是一層航空展廳的總結,又是二層航天展廳的開啟,以空中懸吊的航空航天不同發(fā)展階段的模型群組與地面上的展柜中的重點展品相互呼應,使觀眾深入了解航空航天發(fā)展的科技歷程,向觀眾完整的展開一幅航空航天發(fā)展的歷史畫卷。
5、神州問天
神舟問天是一個交織著現(xiàn)實與夢想的展示空間,以現(xiàn)實輝映夢想,展示短短半個多世紀內探索宇宙取得的技術成果。展廳分五大展區(qū):火箭與導彈、載人航天、衛(wèi)星與探測器、航空航天互動區(qū)、學生作品區(qū)。展品包括火箭、導彈、衛(wèi)星、飛船、航天飛機、航天服等多種實物和模型,配合互動展項,讓觀眾體會空天飛行的樂趣。
游覽航空航天博物館,你可以感受到這里所承載著的豐富科學原理和厚重歷史積淀,你也可以了解航空航天技術發(fā)展過程中的基本原理以及飛天歷程,在這你還可以對我國乃至世界的航空航天的發(fā)展歷程有一個全面而廣泛的認識,對那個年代中國航空航天人的奉獻和犧牲有一個更深的感受?!疤貏e能吃苦、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更是全面的寫照。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園內有哪些地標性建筑物?
北航本科、博士,十年土著!
北航標志性建筑很多,簡單說兩個最有代表性的吧,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館和北航校史館。
網頁鏈接航空館官方網址,下面來自從官網的介紹(絕非**百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航天博物館(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館)的前身是北京航空館,成立于1985年,是在北航飛機結構陳列室、飛機機庫基礎上擴建而成,是我國首個航空航天科學技術的綜合科技館。
博物館經近4年原址新建并擴充展品,2012年甲子校慶重新開館并更名,集教學、科普、文化傳承為一體,是航空航天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航空航天科普與文化、北航精神以及青少年愛國主義、國防教育的重要基地。博物館展區(qū)面積8300平米,分為長空逐夢、銀鷹巡空、神舟問天、空天走廊4個展區(qū)。300多件國內外公認的航空航天文物精品以及結構、發(fā)動機、機載設備等珍貴實物,承載著豐富的科學原理和厚重的歷史積淀,展品還通過高科技手段展示了航空航天原理以及人類飛天的歷程。
作為高校博物館,除了直接承擔國家級精品課《航空航天概論》以及航空發(fā)動機、飛機結構、起落架結構、導彈結構、航天器設計等核心專業(yè)課的教學實踐任務外,還珍藏了30余架新中國成立前的美、蘇等國飛機和導彈,特別是“黑寡婦”戰(zhàn)斗機世界僅存2架,多數為國內唯一,珍藏數量和等級全國航空界首屈一指。
同樣,官方網址網頁鏈接以及來自官網的介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史館于2012年10月21日正式對外開放。校史館作為一所大學辦學精神、辦學理念和校園文化的物化凝練和具體體現(xiàn),是一所大學文化記憶、傳承與創(chuàng)新的重要載體,它在留存歷史、傳承文脈等方面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北航校史館以時為經,以史為緯,以文字、實物、圖片和多媒體等多種方式,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地真實展示了北航60年辦學的風雨歷程,客觀記述了學校重要歷史時期在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等方面的突出成就和發(fā)展足跡。透過展陳的每一張照片、每一件實物以及每一組數據,我們可以感受到北航人血脈中那種“愛國奉獻,敢為人先,開放包容,篤行堅毅”的精神和情懷,這正是北航優(yōu)秀的辦學傳統(tǒng)和寶貴文化財富。
歡迎大家補充討論!
關于《北航航空館照片能發(fā)朋友圈嗎》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